近年來,三門縣財政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聚焦民營企業發展的難點與痛點,以“政策、平臺、產業”為主線,打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“組合拳”,有效推動了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,為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。

一是政策引領,激發企業活力。為吸引民營企業入駐、激發其創新活力,持續加大財政獎補力度,頂格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。2023年,共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1.27億元,惠及民營企業1300余家,真正實現了以財政收入的“減法”,換取企業效益和經濟發展的“加法”。此外,為鼓勵民營企業研發創新和轉型升級,全面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文件,近兩年來累計發放科技政策獎勵資金1.1億元,惠及民營企業近200家,極大地激發了民營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市場競爭力。
二是平臺賦能,提升服務效率。為破解惠企政策知曉難、辦理程序繁、資金兌現慢等難題,打造惠企政策發布、申報、兌現一站式平臺,迭代升級“政企通”平臺,讓民營企業輕松享受“一鍵直達、應享盡享、快速兌現”的優惠政策服務。截至2023年底,該平臺已發布縣級惠企政策18條,上線政策項目98個,完成項目審批1009項,審定各類補貼補助類資金1.27億元,惠及市場主體603家,資金兌現率達到100%。此外,聯合運用“萬名干部助萬企”助企服務應用,實現民營企業問題流轉交辦全流程閉環管理、助企干部服務成效全維度量化評價、承辦單位辦理情況全方位跟蹤問效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兩千余家市場主體的數字建檔,推進助企服務常態化、普惠化、精準化。
? ? 三是產業驅動,增強發展后勁。緊密結合縣域產業發展實際,積極扶持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。聯合三門縣農業農村局、省農擔公司共同印發《關于財金協同支持三門縣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》,推出“浙里擔?青蟹貸”等擔保產品。為讓更多有金融需求的農業主體享受到便捷的融資擔保服務,下調擔保費率從0.8%至0.5%,優惠范疇從青蟹養殖拓寬至縣域整個水產養殖行業。截至目前,該擔保產品已為三門青蟹產業發展提供了超4000萬元的擔保服務,帶動近8000戶當地農民實現增產增收,為農戶節約保費合計近50萬元。